中老年人脊髓损伤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哪些?疼痛是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。椎体骨折会因局部组织结构异常而诱发机械性疼痛,脊髓损伤也会诱发神经性疼痛。脊髓损伤一年后,近一半的患者会出现神经性疼痛,这将对患者的认知产生较大影响。
中老年人脊髓损伤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哪些?
1.感觉传入神经丧失,导致神经调节功能紊乱;
2、脊髓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所致;
3、损伤平面以下痛觉传导功能丧失,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,递质受体分布不均,导致神经元不断自发放电,会出现持续性疼痛。情绪等变化,患者也会出现间歇性疼痛。
哪些因素会加重疼痛?
各种有害刺激如膀胱或肠道并发症、压疮、痉挛、长期不活动、天气潮湿寒冷、季节变化、吸烟等都会诱发或加重患者的疼痛;抑郁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知敏感性,从而加重疼痛。
脊髓损伤有哪些症状?
1.感觉丧失
脊髓损伤会直接影响患者身体的神经系统。如果伤势较重,患者会出现感觉障碍,感觉会完全消失。身体的触觉似乎会逐渐变得麻木,到了后期,根本就感觉不到触碰东西的感觉了。除了感觉丧失外,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,一些患者可能会在没有任何实际身体疼痛的情况下出现身体疼痛。
2.膀胱功能障碍
脊髓损伤不仅会影响感觉神经,还会影响患者的膀胱功能。脊髓损伤后,很可能会出现间歇性尿失禁。当脊髓损伤发展到更严重的阶段,患者将无法控制大小便,出现持续性尿失禁。
3.自主神经功能障碍
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较明显,如突然发高烧;麻痹性肠梗阻也可能发生,男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常勃起。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阻止身体正常出汗。神经功能障碍容易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,感觉呼吸很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