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梗死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,预防关键在于识别风险因素并及时干预。
一、精准识别脑梗死风险因素
(一)基础疾病类
高血压:长期高血压破坏血管内皮,形成粥样硬化斑块,使血管变窄,增加脑梗死发病几率。
高血脂:血液脂质过高,形成粥样硬化斑块,堵塞血管引发脑梗死。
糖尿病:血糖代谢紊乱,损害血管和神经,增加血液黏稠度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,提高脑梗死风险。
(二)不良生活习惯类
吸烟:尼古丁使血管收缩、痉挛,降低血管弹性,损害血管健康,是脑梗死诱因。
酗酒:导致血压升高,干扰血脂代谢,影响肝脏功能,加重血脂异常,增加发病风险。
(三)其他因素
年龄:年龄增长使血管老化,中老年人更易出现粥样硬化斑块,脑梗死发病率升高。
肥胖:肥胖常伴有代谢综合征,如胰岛素抵抗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,增加发病风险。
二、有效干预措施
(一)疾病管理
药物治疗: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服药,如用硝苯地平降压,他汀类药物调血脂,二甲双胍、胰岛素控制血糖。
定期复查:定期检查血压、血脂、血糖及颈动脉超声,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。
(二)生活方式改变
合理饮食:遵循低盐、低脂、低糖原则,减少高盐、高脂食物摄入,多吃蔬果、鱼类、坚果。
适量运动: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,也可适当力量训练。
戒烟限酒:戒烟并避免二手烟,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 25 克,女性不超 15 克。
心理调节:保持乐观心态,通过听音乐、下棋等放松心情。
(三)紧急应对
了解脑梗死早期症状,如肢体麻木、言语不清等,一旦发现立即呼叫急救车,争取黄金时间溶栓治疗。